前些日子,又看了一次La Môme(玫瑰人生),只能說,好片值得一看再看,不管是這齣電影的劇本,女主角Marion精采的演技,或是Jil Aigrot在電影中翻唱Piaf的歌,實屬絕倫。
這部片大膽地使用意識流的手法呈現Piaf的一生,雖然是意識流,不過在觀看電影的時候,並不會有太多衝突或混亂,Marion把每個階段的Piaf作了很好的演技切割,每個切割片段的場景、服裝也很容易讓人進入狀況。反而,我還覺得這樣跳tone的呈現方式,會比直接以直線式地把Piaf從一歲到她臨終四十多年的一生交代完畢,來得更貼合Piaf對於她自己人生的想法;再搭配上她在人生不同旅途上所唱的歌曲,更容易發現,「歌即人,人即歌」,Piaf唱的就是她自己,不僅僅是當下,還有回憶過往對她現在的環境影響,以及過往對她現在心境的形成。
一個人形成了什麼,舉止表現地如何,談吐的用詞與方式等,都和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以及所遇的人、事高度相關。有同樣看完此片的人告訴我,他覺得這部電影似乎有些黑暗,我並沒有過問他指的「黑暗」是哪一方面;或許相由心生,當一個人的心黑暗時,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黑暗。可是我看到了電影中表達出各種愛,也看到了一位努力活出人生的歌手,雖然整部片的燈光大部分顯些黯淡,可我卻感到Piaf她無比熱情中,所散發出來的光明。也或許他的黑暗是針對Piaf的使用毒品,可就如我所講的,一個人變成了什麼,是小時候的他造就的;超過半數生長在黑道家庭的小孩,即便沒有成為黑道大哥,但其言行必經過耳濡目染。回頭想想這部片,我想,不會有人認為Piaf有個美好的童年生活;當鏡頭出現一位女歌手躺在床上,沉浸在飄菸與空虛的快活當中,實然會去想到電影裡頭提到的過往,反而不是往黑暗的層面發展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目的,以及生活的目標。電影《香水》裡頭的主角葛奴乙,用他靈敏嗅覺的鼻子證明他存在;而對Piaf來說,「愛」是她存在的目的,「唱」則是她生活的目標。我們不難從電影裡頭發現Piaf對於「愛」與「唱」的熱情,尤其導演多次使用了她那首“L’Hymne à l’amour"(愛的頌歌)。喔,第一段的歌詞多美啊,它說:
Le ciel bleu sur nous peut s'effondrer 湛藍的天可在我倆面前坍塌 Et la terre peut bien s'écrouler 而地也能崩陷 Peu m'importe si tu m'aimes 我只在乎你是否愛我 Je me fous du monde entier 對於世事我毫不在意 |
不只重複多次的這一首歌,Piaf在拳擊場邊幫摯愛加油時,“Mon Dieu"(我的上帝)隨著她激動的情緒起伏,「六個月、三個月、兩個月,喔我的上帝,請讓他留在我身邊......」
會這麼喜歡Adith Piaf,有很大的原因是被她面對唱歌、表演的精神所感動。電影裡有一幕描述Piaf剛出院幾個月後,隨即在音樂廳發表演出,休息室裡頭甚至還有醫生駐守,只是還沒完全康復的身體,讓Piaf連第一首歌都還沒唱完,就敗下陣來。可她在休息室對經紀人苦苦哀求表演的場景,到現在仍歷歷在目。Piaf虛弱又激動地在床邊央求表演,即使就一首歌,只要完成一首歌就好,她握著經紀人路易的手,好像說著:要蓋棺,我也要在舞臺上,至少是在我最愛的地方。
我很喜歡電影在她臨終前呈現的訪問片段,帶大家回味一下:
記者:萬一妳不能再唱了... Piaf:喔!我就活不下去了。 記者:妳會怕死嗎? Piaf:我更怕寂寞。 記者:妳禱告嗎? Piaf:會,因為我相信愛。 記者:職業生涯的最美回憶? Piaf:每次幕拉起來的時候。 記者:作為女人的最美回憶? Piaf:初吻。 記者:妳喜歡黑夜嗎? Piaf:喜歡,但得燈光燦爛。 記者:黎明呢? Piaf:得有鋼琴跟朋友在旁邊。 記者:晚上呢? Piaf:對我們來說,就是黎明。 記者:想給女人什麼建議? Piaf:愛。 記者:給少女呢? Piaf:愛。 記者:給兒童呢? Piaf:愛。 |
這一段訪問實在安排地巧妙而恰當,不僅用最簡潔有力的方式表達出Piaf的人生中心,更在最後畫龍點睛了“La Môme"整部片的傳記核心,當然隨後繞樑的“Non Je Ne Regrette Rien"(無怨無悔)也是功臣之一。
那真的是一個很美的女人,當她愛,當她唱的時候,你真的會看到一個從內涵發出來的美,那是用盡一切氣力在掏空地愛,那是用盡一切生命在奮力地唱。我不知道「熱情」最正確而恰當的定義是什麼,也不敢肯定像Piaf那樣,哪天不能唱了,就即將失去自信與呼吸的人,是否是好的熱情;但至少,看完電影之後,我知道,曾經有一個人活著,而且是用力地活著。
Piaf,愛得無怨無悔,活得無怨無悔
留言列表